Last Updated on 12-29-2023
由於近期疫情持續升溫,防疫政策也是朝令夕改,針對確診者或是跟確診者關係密切的人,也都有不同的政策規定,相信很多民眾也被這些新的防疫名詞搞得糊塗,本篇文章主要會針對「自主防疫」做完整的解析,到底什麼人會需要自主防疫,自主防疫的規範是什麼,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,趕緊看下去就知道囉。
自主防疫是什麼?
自主防疫可以想像成是「有條件的外出」,只要外出前執行快篩結果為「陰性」就可以配戴口罩出門,不過仍然禁止用餐、聚會、聚餐…以及前往人潮較多的場所,與不特定對象接觸。
自主防疫可以:
- 外出工作
- 採買必需品
※出門前需快篩且結果為陰性
自主防疫不能:
- 進入人潮擁擠場所
- 與不特定對象接觸
- 聚會、聚餐、餐廳室內用餐
什麼情況會需要自主防疫?
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,目前有三種情況會需要民眾執行「自主防疫」
- 3+4 政策(4/26公布)
- 0+7 政策(5/17公布)
- 居家檢疫3+4政策(6/11公布)
認識3+4防疫政策
所謂的「3+4」,是針對與「確診者」密切接觸的「同住親友」,簡單來說,如果跟你同住的家人、朋友已被認定為「確診」,那就需要執行3+4的防疫政策,從跟確診者最後接觸日期的當天開始,前面3天執行「居家隔離」,後面4天執行「自主防疫」,所以才會被稱為3+4。(延伸閱讀:居家隔離3+4懶人包)
- 前面3天:執行居家隔離
- 後面4天:執行自主防疫
居家隔離3天
在3+4防疫政策的前3天需要執行居家隔離,必須待在家中且以1人1室為原則,不得外出!並且在執行居家隔離時,需要執行「快篩」,如果快篩結果為「陽性」,則需要再進一步PCR檢測,但如果是「陰性」,則完成居家隔離3天後,就進入4天的自主防疫期。
自主防疫4天
完成居家隔離3天,同時快篩結果為「陰性」後,就進入自主防疫期,民眾如果有外出的需求,則出門前都需要快篩,快篩結果為陰性才可以戴口罩出門,而且僅限工作以及採買生活必需用品,禁止餐廳內用餐、聚會、聚餐、前往人潮擁擠的場所以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。
認識0+7防疫政策
5/17上線的新政策,如果確診者是「同住家人」且已經打滿「三劑疫苗」,可以省略前面3天的居家隔離,改執行7天的自主防疫,簡單來說,0+7防疫政策與3+4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「有沒有打滿3劑疫苗」,如果有,則可選擇7天的自主防疫,只要快篩結果為陰性就可以出門;但若沒打滿3劑疫苗,則只能執行3+4,先完成3天的居家隔離,然後才進行4天的自主防疫。
認識3+4居家檢疫政策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11日宣布,自2022年6月15日零時起(航班表定抵臺時間)於調控入境一定人數總量為前提下,同步放寬檢疫措施。所有國外入境旅客,入境日為第0天,需進行3天居家檢疫及檢疫期滿後接續4天自主防疫,取消原7天自主健康管理。
於後面四天的自主防疫期間,應遵守下列防疫規範:
- 非必要不可外出。
- 需有 2 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檢驗結果,才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。
- 外出全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。
- 商務履約得上班、參訪、演講、開會。但仍應全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。
- 上班期間全程佩戴口罩,維持社交距離,有飲食需求時可暫免佩戴口罩,並於用畢立即佩戴口罩 。
-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。
- 商務履約得於餐廳之獨立空間內獨自或與特定對象共餐,但應有隔板或維持社交距離。
- 非急迫性需求之醫療或檢查應延後。
- 考量移工、漁工及學生採共同生活模式,群聚感染風險較高,由目的事業主管部會督導於原檢疫處所完成自主防疫,且於自主防疫期間不得到校上課、工作,非必要不得外出。